哎,朋友们,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?明明没吃多少,肚子却鼓得像个小皮球,胀得难受;或者对着满桌好菜,愣是提不起半点胃口;再不然就是吃完饭总觉得沉甸甸的,好像食物在胃里“安营扎寨”了e配资开户,半天挪不动窝?更别提那些时不时来串门的“咕噜”声和若有若无的隐痛了……得,这八成是咱的“脾胃”老伙计在闹情绪、亮黄灯了!
俗话说得好,“脾胃是后天之本”,就像家里的顶梁柱,它要是不给力,吃进去的山珍海味也变不成滋养身体的能量,反而成了负担。尤其是咱这拨儿上有老下有小、忙工作顾家庭、压力山大的中年人,吃饭常常凑合、饥一顿饱一顿,脾胃最容易“罢工”抗议。别慌!今天咱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,就实实在在分享5道我家里常年“宠幸”的 “健脾养胃菜”!食材普通,做法家常,坚持吃上一阵子,真能感觉那股子堵着、胀着、没劲儿的状态悄悄溜走,胃口开了,消化顺了,整个人都轻松不少!
5道“宠胃”家常菜,轮着吃,脾胃笑开花!
1. 山药小米南瓜粥(暖胃养人的“黄金粥”)
推荐理由:山药——健脾养胃的“扛把子”,小米——最养胃的谷物之一,南瓜——甘甜温和助消化。这三样凑一起,就是一碗温润如玉的“养胃金汤”!特别适合早餐或者晚上胃不太舒服的时候。
展开剩余85%做法(超详细版):
备料:铁棍山药半根(口感更粉糯)、小米一小碗(提前浸泡20分钟更容易煮开花)、老南瓜一小块(去皮去瓤)、清水适量。
处理:山药去皮切小丁(处理山药时戴手套防痒!切好马上放水里泡着防氧化发黑),南瓜切小丁。
开煮:砂锅里放足量水(约是小米的8-10倍),水烧开后下入泡好的小米!(开水下米不易粘锅,更容易出“米油”)。大火煮开,撇去浮沫。
加料:转小火,加入山药丁和南瓜丁。保持小火微沸状态,盖上盖子但留条小缝(防溢锅),慢熬30-40分钟。期间用勺子顺着一个方向搅动几次,防止糊底。
出锅:熬到小米开花、山药南瓜软烂、粥变得浓稠顺滑即可。喜欢更甜一点的可以在最后5分钟加点冰糖。热乎乎地喝上一碗,从喉咙暖到胃里,舒服极了!脾胃虚寒的伙伴尤其适合。
2. 猴头菇炖鸡汤(香浓养胃的“实力派”)
推荐理由:猴头菇——养胃的“山珍”,其貌不扬但效果拔群;鸡肉——温中补气,炖汤营养易吸收。这汤鲜美又养人,是调养脾胃的“实力选手”。
做法(关键在猴头菇处理):
干猴头菇用温水泡发至少2小时(或更久),泡软后反复挤压换水(水变黄就换),直到水基本清澈,这一步去苦味很关键!
挤干水分,剪掉根部硬蒂,把猴头菇撕成小块。再用少量面粉抓揉几分钟,然后彻底冲洗干净(去杂质更彻底)。
备料:干猴头菇1-2朵、鸡半只(或鸡腿、鸡翅根)、姜几片、红枣几颗(去核)、清水。
猴头菇预处理(关键步骤!):
鸡肉焯水:鸡块冷水下锅,加几片姜、一点料酒,烧开煮2-3分钟,捞出洗净血沫。
开炖:砂锅里放入处理好的鸡块、猴头菇块、姜片、红枣,加入足量开水(一次加够,中途不添水!)。大火烧开。
慢炖出精华:转最小火,盖上盖子,耐心炖煮1.5-2小时。时间到,汤色金黄浓郁,香气扑鼻,只需加适量盐调味即可。撇掉表面浮油更清爽。喝汤吃肉吃菇,鲜美又滋补,胃里暖暖的。
3. 清蒸鲈鱼(鲜美嫩滑的“无负担”选手)
推荐理由:鱼肉是优质蛋白,极其容易消化吸收,不给脾胃添负担。清蒸做法最大程度保留营养和鲜味,原汁原味最养胃。
做法(保证鱼肉嫩滑秘诀):
备料:新鲜鲈鱼一条(约1斤)、葱、姜、蒸鱼豉油、食用油。
处理鱼:鱼处理干净,在鱼身两面各划几刀(深至骨头,方便入味和蒸熟)。鱼肚子里塞几片姜和葱段去腥。
盘底铺垫:蒸鱼盘底铺上几片姜和葱段(架空鱼身,蒸汽流通更均匀)。
蒸鱼:蒸锅水烧开(水开再放鱼是关键!),把鱼放在盘里的葱姜上。盖盖,大火猛蒸8-10分钟(具体时间看鱼大小,1斤左右8分钟足够!)。时间到立刻关火,别揭盖!焖2分钟。这是鱼肉嫩滑不老的秘诀!
淋汁:小心取出鱼盘,倒掉盘底的腥水,拿掉鱼身上的葱姜。在鱼身上铺上新鲜的葱姜丝(切细点)。锅里烧热少量食用油,浇在葱姜丝上激出香味。最后沿着盘子边缘淋入适量蒸鱼豉油(别直接浇鱼身上,会咸)。肉质洁白细嫩,入口即化,鲜美无比!
4. 白萝卜陈皮炖排骨(消食顺气的“黄金搭档”)
推荐理由:白萝卜——下气消食、化痰清热;陈皮(干橘子皮)——理气健脾、燥湿化痰;排骨提供营养。这组合专克吃多了不消化、肚子胀胀的感觉。
做法:
备料:肋排或小排适量、大白萝卜半根、陈皮一小块(约1/4个橘子皮量)、姜几片、料酒、盐。
预处理:排骨冷水下锅焯水(加姜片、料酒),煮出血沫捞出洗净。白萝卜去皮切滚刀块。陈皮用温水稍微泡软,刮掉里面白色的瓤(减少苦味)。
开炖:砂锅里放入排骨、姜片、陈皮,加足量开水。大火烧开,撇去浮沫。转小火,盖盖炖40分钟。
加萝卜:放入白萝卜块,继续小火炖煮20-30分钟,直到萝卜透明软烂。
调味:加适量盐调味即可。汤水清澈微甜,萝卜入口即化,排骨软烂脱骨。吃完感觉肚子特别舒服,那股子滞胀感消了大半。
5. 山楂苹果小米羹(酸甜开胃的“饭后小甜点”)
推荐理由:山楂——消食健胃(尤其消肉食积滞),苹果——生津开胃、助消化,小米养胃。这碗酸甜适口的羹汤,是促进饭后消化的“小能手”,尤其适合孩子和胃口不佳时。
做法(超简单):
备料:干山楂片一小把(约10克)、苹果1个、小米2-3小把(约50克)、冰糖或蜂蜜少许(可选)。
处理:小米淘洗干净。苹果去皮去核切小丁。
开煮:锅里放适量水(约1000ml),放入小米和山楂片。大火烧开,转小火煮20分钟,煮到小米开花。
加苹果:加入苹果丁,继续小火煮10-15分钟,直到苹果丁变软。
调味:如果喜欢甜一点,可以在快出锅时加少量冰糖融化,或者出锅稍凉后淋入蜂蜜。煮好的羹汤色泽诱人,山楂的微酸和苹果的清甜完美融合,小米软糯顺滑。饭后一小碗,消食解腻,胃口也跟着打开了。
养胃小贴士,记牢更有效!
细嚼慢咽是王道:再好的养胃菜,狼吞虎咽也白搭!给牙齿足够的时间把食物磨碎,就是给脾胃减负的第一步。
七分饱,刚刚好:脾胃最怕“撑”。感觉吃得差不多了,就放下筷子吧!留点空间给脾胃运转。
温热食物更贴心:生冷食物(冰饮料、大量生食)对脾胃刺激大。尽量吃温热的饭菜,喝温水。
规律进食很重要:尽量让三餐时间固定,让脾胃形成“工作规律”。
情绪舒畅脾胃安:压力大、爱生气也会伤脾胃。保持心情愉快e配资开户,也是养胃良方哦!
发布于:湖南省